听宫莺
王维〔唐代〕
春树绕宫墙,宫莺啭曙光。
忽惊啼暂断,移处弄还长。
隐叶栖承露,攀花出未央。
游人未应返,为此始思乡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天,绿树围绕着宫墙,宫中的黄莺在破晓时分的阳光下婉转歌唱。
忽然惊疑莺啼暂时中断,原来只是飞移了地方,继续悠长地啼鸣。
有时隐藏在树叶后栖息,承接甘露,有时攀上未央宫前的花枝露出身影。
远游的人还没到归乡的日期,听到莺啼婉转,已经开始思念家乡。
注释
曙光:指破晓时的阳光。
承露:承接甘露。《三辅故事》载:“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,大七围,以铜为之,上有仙人掌承露,和玉屑饮之。”
未央:未央宫。汉太祖七年建,常为朝见之处。
简析
《听宫莺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、宁静和谐的春日宫廷画面;颔联通过莺啼的突然中断与再次响起,展现出声音的动态变化;颈联进一步写莺鸟在树叶间栖息于晨露之中,又攀花而出未央宫;尾联从对宫廷春景的描绘转向内心的情感抒发,如此美景却触发了思乡之情。全诗通过对春日宫廷景象的细腻描绘,隐约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。
王维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(jié),号摩诘居士。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天宝年间,拜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世称“王右丞”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 415篇诗文 879条名句
春江花月夜
张若虚〔唐代〕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
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
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
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
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(望相似 一作:只相似)
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
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
可怜楼上月裴回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(裴回 一作:徘徊)
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
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
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
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
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(落月 一作:落花)
归雁
钱起〔唐代〕
潇湘何事等闲回,水碧沙明两岸苔。
二十五弦弹夜月,不胜清怨却飞来。